李传韵,这位多年来因对古典音乐进行即兴改编和情绪激荡的现场演奏而倍受争议的小提琴家,在经历过长达5年的思考后,最终决定以“古典跨界流行”的演出方式,让自己在“正统”古典音乐界很难实现的音乐梦想,直接面见观众。今年4月和9月,北京星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为其在剧场和体育馆打造两场跨界演出。首场演出《韵·星空——李传韵与新古典主义演奏会》将于4月27日在保利剧院与广大观众们见面。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传韵的好友常石磊和陈小朵也到场为其助阵。
天才琴童,源于兴趣
李传韵,和郎朗一样,是中国年轻一代古典音乐演奏家。生在音乐世家的李传韵,自幼跟随在河北歌剧院工作的父母学习音乐。和很多被家长严格管教的琴童不同,李传韵生来就对音乐流露出浓厚的兴趣。2岁会翻看乐谱,3岁在父母的启蒙下习琴,5岁来北京参赛便荣获大奖,11岁在林耀基教授的指导下摘得世界最高水平小提琴赛事“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并以11岁的年纪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李传韵因此次获奖被誉为“天才琴童”,其演奏技艺则被称赞超越了帕格尼尼。在获得国际大奖后,林耀基教授不再让李传韵为获奖而练琴,而是要他专注于对音乐技法和音乐理解的提高之上。16岁那年,李传韵进入美国最高音乐学府朱丽亚音乐学院进行深造。中国教授林耀基为李传韵打下的坚持的小提琴演奏基础,让李传韵在美国的学习游刃有余,也让他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理解音乐,接受最新的音乐理念。“如果不进行改变,那么古典音乐终有一天会失去它的听众。”李传韵在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导师迪雷教授不止一次对他说。这样的音乐理念与李传韵的音乐追求不谋而合,促使他日后不断在古典音乐的演奏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并对其进行改编。
“他有兴趣就学,没有兴趣就不要学。”李传韵经常对请教他学琴窍门的家长们如是说。他不是一个“苦练”成才的音乐家,练习演奏技法对于他,是兴趣,也是生活的巨大乐趣。“小提琴对我来说就像水一样,是支撑我生命的动力。”他说。
苦苦探索,为琴成魔
在走出校门后,李传韵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古典音乐改编和重新演绎的探索之上。
“我的演奏要给观众以新鲜感,我也需要从自己的演奏中获得新鲜感。”他如此诠释自己的音乐理念。于是,他开始对古典音乐作品“动手脚”,他的演奏也融入了更多即兴的成份,那严格按照乐谱进行的古典音乐到了他手里,突然变成了个人情绪的出色传递媒介,他的喜与悲,他的独道理解都能从古典音乐作品中喷薄而出。不但如此,他将琴弓套上琴身,一人演奏四部和声的《国歌》;他用小提琴出色改编演绎了《超级玛丽》;他能在曲目演奏完毕后激动地躺倒在地;他甚至还在演奏中假装掉下舞台,在音乐不间断的情况下又飞身跃起……他的演奏情绪激昂,甚至被观众们称为“疯狂”,他也被很多观众称为极富现场感染力的“琴魔”。
然而,李传韵在台下的情绪却一直不好。“我对古典音乐的改编和即兴演奏,我用小提琴演绎一些现代曲目,这都是我本身的一面;但我这样的表现收到了很多乐评家的批评,他们的很多批评或许是对的,但那会挫掉我在音乐道路上前进的锐气。从2008年开始,我觉得自己做这些努力是费力不讨好的,我几次想放弃继续从事音乐工作。”李传韵说。在闷闷不乐中,李传韵开始生病,甚至动了几次小手术。
李传韵的妈妈、同样是小提琴家的丘星冶,一开始也不能理解和接受儿子的演奏风格。她也是从小接受严格的古典音乐教育,也有着丰富的演出经验,她曾经也对儿子的做法感到十分惊诧。她甚至私下告诫儿子说,为了和乐团好好配合,就不要即兴演奏了,更不要在演奏到兴头上时躺倒在地。但来自观众们的反应,却最终改变了妈妈的想法,“我每次都看到观众席里的年轻人是那么兴奋,”她说,“他们喜欢李传韵的即兴演奏,他们也要老是教他们拉四部和声的《国歌》,他们甚至强烈要求他在演奏结束后躺倒在地。他们喜欢看他那飞扬的演奏,他们被他的演奏深深地感染了。”
冲出桎梏,演绎跨界
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心灵苦旅之后,李传韵在家人和观众的支持下,决定以全新的面貌登上舞台。4月27日的演出,将是李传韵这位“天才琴童”第一次满怀自信地全方位展现其音乐理念。这次演出将是李传韵一次音乐之旅的梳理,除了演绎改编后的古典音乐作品,李传韵还将用小提琴演奏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作品,观众也将经历从传统古典音乐的尖峰时刻到跨界流行的快乐随性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李传韵看来,这样的跨界演出绝非简单的“玩儿票”,在扎实的古典音乐演奏基础上来进行跨界演出,才能让高超的演奏技艺与新鲜的音乐作品并行不悖,“我在欧洲等地演出时,常看到台下的一大片白发;当年轻人越来越远离古典音乐的时候,希望这样的跨界演出,能让他们换一种视角看待古典音乐,希望他们与古典音乐之间更接近、更融洽。”李传韵说。